21.
书迷正在阅读:今天也在努力当卧底(纯百/无期迷途all橘)、【眷思量】双修治百病、八九不离食(H短篇)、刹那之上(校园1v1)、《隐疾》3p 骨科+青梅竹马 夏以昼 她 黎深、一个人赏樱(短篇合集)、离线时刻(短篇合集)、做题的一百种姿势(师生1V1H)、胆小鬼张欣的暑期兼职(NPH)、男妓(nph)
T。 直到有一天,我们流浪到了一个稍大些的镇子外。镇口贴着些模糊的告示,其中一张x1引了陈卫东的注意。那是一张褪了sE的、招募“有文化青年支援边疆建设”的宣传画,落款是某个遥远的、位于西南边陲的“三线建设”指挥部。 陈卫东盯着那张画,看了很久很久。他的眼神从迷茫,渐渐变得清晰,最后凝聚成一点微弱却坚定的光。 晚上,在栖身的破庙里,他对我说道:“满福,我想好了。我们去那里。”他指着西南方向,“那里远离政治中心,人员复杂,而且……需要知识。也许,那里是保存和解读这些‘记录’最安全的地方。” 他看向熟睡的孩子们:“我们也需要给孩子们一个……相对稳定的环境。他们不能永远跟着我们流浪。” 我看着他那在火光下显得异常憔悴却又无b执着的脸,知道这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。边疆,建设兵团……那意味着更艰苦的环境,但也意味着一种新的、隐于众人之下的可能。 “好。”我点了点头。 我们没有身份,没有来历,只有一身破烂和几个懵懂的孩子。混入建设兵团并非易事。我们谎称是家乡遭了灾,逃难出来的,陈卫东则隐晦地表示自己读过几年书,认得字。接待我们的人将信将疑,但看着我们这群面h肌瘦、衣衫褴褛的“难民”,尤其是几个眼神怯生生的孩子,最终还是动了恻隐之心,将我们作为“盲流人员”暂时收容,安排了一些基础的T力活。 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勉强可以遮风挡雨的窝棚